2009年4月10日星期五

滕近輝牧師談教牧健康心理與事奉態度

將文章加入我的最愛 更新日期:2008-11-06
作者:訪問、整理:曾立華
問:當教牧在事奉中感到灰心、失望、情緒低落時,除了祈禱外,你認為還有什麼方法去克服這些困難?又如何可以改變性格上的一些缺點?
灰心、失望、情緒低落,可能有許多不同的原因,我只提其中一個相當普遍的原因,就是不滿意自己低微的工作。得勝之道就是徹底的謙卑,甘願為主的緣故卑微。在 這一件事上,主賜給我三種恩典:一是自卑感的天性發揮了正面的作用。我十九歲獻身時,曾向主表示願意一生一世在鄉村裏傳福音。二是主帶領我經過八年抗日戰 爭,而安於任何物質缺乏的環境。三是主引導我在一九五七年到一家只有五、六十人(多數是教育水準很低的老太太與婦女)的宣道會北角堂事奉(那時曾有一間剛 建好華美禮拜堂的教會請我,主卻沒有帶領我到那裏去事奉)。我剛上任不久,教會的房東就加租一倍,把我們逼遷。我們遷到一間三樓上的幼稚園去聚會,大家坐 在兒童的小椅桌上作禮拜。我安於這一切,從未想換工作,死心塌地在那裏事奉。結果主開始恩待,教會一直擴展。我一作就是三十年,我一生只牧養過一間教會。
我是屬於內向型的性格,一邊學習漸漸的改變,獲致了相當的調整。過分內向或過分外向都是需要調整的。
問:教牧在哪幾方面較易失敗?如何避免這些失敗?萬一失敗了,怎樣重建?信徒應如何對待曾失敗的傳道人?
王明道先生說了一句永遠真實的話:名、利、色是傳道人的三大試探。許 多傳道人在這三件事上失敗。名與利對我的本性吸引力不大,但我有一些經歷可以分享一下。多年前加拿大出版的一份中文刊物的主編在一篇文章中說我在香港擔任 一百多家機構的主席。他說,這一種社會上的名流風光不應進到教會裏來。這原則絕對正確,但與我的情況不符。有一位主內好朋友以這一件事問我,我才注意到這 一件事可能有的影響。我告訴他:我擔任十幾個主席的職務,其中五個是我在宣道會內部的實際責任,如聯會主席,差會主席等;另外多半是一些福音機構的主席。 這些機構在創立之始,其同工少為一般信徒所知,所以需要一些事奉已久,較為人熟悉的人士來擔任董事,作為對其信仰與品格的保證。這是一種對新興聖工的實際 支持,和對後進同工的鼓勵,這是我樂意作的,也是責任。
我曾在同一時間內擔任中國神學研究院與建道神學院的院長,這一件事我相信也會有人認為是求名的表現。所以我也略為解釋:我先在一九七四年開始作「中 神」院長,表示支持華人神學教育發展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後來宣道會西差會決定將建道神學院完全交給華人主辦,擔起行政與經濟上的一切責任。西差會與華人 區聯會決議皆要我出任院長。身為宣道會同工,我義不容辭,只得接受。之後開始物色新院長,感謝神!祂預備了傑出的張慕皚院長,他對「建道」有極大貢獻,將 「建道」帶進新時代。
還有一些其他類似的經歷,不再贅述。在這一切之中,我學習心中無名利之求,但也不斤斤計較小節,只求主前無私,聖工獲益。
在此,我想提一提北角宣道會對我的寬宏大量和幫助,是我事奉蒙恩的主要因素。他們竟肯付我全薪而同意我義務擔任兩家神學院院長及授一點課,又準許我出 外講道及作些文字工作。誰會相信天下竟有這樣的教會?他們這樣作是表示願意和其他的聖工分享自己的傳道人。不只如此,也盡力為堂外的聖工奉獻,竟比堂內的 開支多兩倍。神實在自己補上了一切而有餘,證實了施比受更為有福。堂內的聖工也不斷發展。
至於色的一方面,有些傳道人跌倒是因為沒有注意防範。每一個傳道人要小心避免單獨與異性同工出外探訪,或與異性會友在關了門的室內約談輔導。
關於如何對待跌倒的傳道人,《加拉太書》六章一至二節永遠是最好的指導。
請從《聖經》及近年「整全屬靈觀」指出心理健康對靈命成長的影響。
整全屬靈觀是近來神對教會的重要資訊,其內容不新,早已包含在聖經裏面;但其新組合、新架構、新意識卻是富有時代性的挑戰與資訊。它把全人的需要-- 知、情、意、性、心理因素、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文化意識、神人關係等等都包括在內,加以全面處理,引往全面美滿人生。
靈性的造詣與心理健康兩者之間有密切關係。《聖經》中把許多心理因素都放在好靈性的範圍裏面,例如:
神的愛與信心克服自卑感,建立不亢不卑的自我觀(參羅十二3); 以喜樂的心態(非只感覺)改造性格上的憂鬱(參腓四4;羅十二12); 以欣賞別人來克服狹窄的心胸(參腓二3); 以交托來消滅多憂多慮(參太六34); 以交通關懷來緩解內向與自我中心(參腓二4); 以默想來調節過分的外向,增加靈性的深度(參詩一一九97); 以饒恕來醫治過去所受心靈創傷(參弗四32)等等。 傳道人應找出自己性格和心理上的弱點,學習改善的操練。
問:請就保持身心健康與靈命成長的一些可行步驟,分享你個人的一些經驗。
不少因身心衰疲而失去事奉能力,甚至放下事奉的傳道人的例子,使我們驚覺這問題的嚴重性。這種情況的發生通常有兩條路線:一是在開始事奉時抱著極強的 獻身精神,日夜工作,事事親為,但是屬靈的智慧與成熟程度配合不上這一種理想心態的衝力,結果身心衰竭而退下。二是在生活與事奉上產生了各種阻力與張力, 成為心靈與心理上的壓力,終於引致枯竭失敗。前者的問題是在忠心努力中沒有學會心靈安息的功課。弓不可時時緊弦;小提琴不用時必松弦。後者有三個常見的事 實:一是夫婦之間有張力;二是同工之間有張力;三是對工作果效不滿意。
先談安息。 安息是靈性上與心理上的綜合功課。我在五十歲以前常有週期性的憂鬱感,大約每兩三個月來一次。我學習了對付它的功課。我先確定它是屬於生理性的或是心理性 的。在這方面我用否定它的心態來對付它。另方面我學習順應它:我多唱些詩,或讀出歌詞來占住我的思路;到街上走走等。我學習了用信心說:I refuse to be depressed!今天我仍然拒絕一切沮喪感。
《聖經》中有兩位屬靈巨人枯竭求死--以利亞與摩西。神對以利亞的處方是吃與睡,然後告訴他:神保守了七千忠於祂的人,他不是孤單的。神對摩西的處方是設立七十位長老與他同工,於是他開始了領袖訓練之工。一人變成七十人!
每一個傳道人必須按自己的特殊處境追求學習安息的功課,然後才能重新得力--「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三十15)
再談一下生活和事奉中的三種張力與壓力。
傳道人要早早注意夫婦之間的張力,保持高度警覺性。溫柔的交通絕對需要,追求諒解與同心。每一師母應在教會中有事奉的崗位。
消除同工之間的張力,最主要的方法,是定時的交通:分享感受,共同擬定事奉計畫,祈禱,清楚安排各人的責任範圍,又培養互相鼓勵、欣賞、合作的心態。
不求近功,安於主的託付,長線的目標,尋求事奉中真價值的所在,學習祈禱與信心的功課,這些是消解對工作不滿意的途徑。有些傳道人在主開始向他們顯明恩典的時刻之前,已經轉換了工廠。這樣難免長期流浪。
問:你過往承擔這麼多的事奉責任,不斷付出,如何重新得力?有什麼屬靈秘訣?
我先作一些澄清與解釋:
1.在我所關連的工作中有不少只是參與董事會及作一些決定,而與執行事工無關,所以並不需要太多時間。有朋友打笑說:「滕近輝牧師有主席命。」有一 次,我自己在一次會議中說:「將來在我的墓碑上可以寫:掛名主席滕近輝之墓。」我退休以後,今天在美國仍然掛著五個主席的「名牌」。這是另一類的幽默。
2.在我直接參與事奉的崗位上,我也只是重點式的參與。例如:我工作了三十年(1957~1987)的宣道會北角堂,我是3/5時間的事奉:主日講 道,帶領查經與祈禱會,推動本堂與聯會的植堂和差傳事工,帶領執事會計畫每年事工、施浸、探望有特殊需要的會友等。經常的會務操作,皆由其他同工照管。又 如在聯會主席的職務上,也只作總方向策劃的參與,其餘交給各同工執行。
因此,我的付出並不是太重,我從來沒有感受到工作上的壓力。我處處感覺主恩補上人的一切虧欠。我一生的格言是「神主權性的恩典」(God's Sovereign Grace)。
如果我有什麼秘訣的話,我可以提幾件事:
1.我極重視和睦與合一,一直追求並宣講這一件事。若我不小心發了脾氣,一定道謙求恕。神恩待北角宣道會,三十年中沒有發生不和的事,聯會也是一樣。因此我在事奉中沒有心靈上的壓力,感受自由釋放,沒有虛耗一分精神在不和的事上。
2.我一直以事奉為享受,所以未曾感覺到假期的需要,也從未取用任何的假期。不是因為我願意犧牲假期,乃是毫無需要感。這顯然是神的恩典。我的健康到今天還不錯。有時參加教會旅遊回來反而覺得疲倦。事奉就是我的娛樂。
3.我在一九五六年翻譯《祈禱出來的能力》一書時,經歷了聖靈充滿,沒有方言,沒有神跡,卻經歷了神的同在與祈禱的甜美,成為我一生的祝福。
4.我學了祈禱的功課,現在還在學習。今天每週一次的禁食祈禱是我蒙恩的源頭。與我有關的一切事工都在我的代禱單上,經常代禱。
5.有人問過我怎能在一家教會事奉三十年?原因就是我一直有新鮮感,有挑戰感,常常看見有人信主,不斷有分堂建立(超過十家),差傳事工繼續開展,不斷看見青年獻身(超過百人)。退休後,對北角宣道會更有新鮮感,每年被邀請回去講道,都發現教會有新進展,人數一直在增加。今日他們(一九九六年一月)主日聚會人數已超過二千六百人。
問:有哪些屬靈書籍影響你事奉的生命?
如《祈禱出來的能力》(附於《能力的澆灌》內),《聖靈的澆灌》(宣信著),鐘馬田(Martyn Lloyd. Jones)的著作,慕安得烈的著作,傅士德的《屬靈操練的禮贊》,司徒德的著作,教會復興史等,都對我的事奉產生了影響。
(受訪者為香港牧職神學院講座教授、華福董事會永遠榮譽主席,訪問者為香港建道神學院教牧系系主任)
(本文節錄自《教牧期刊》第一期,第一一七至一二二頁)
(編案:文章用字曾按華福所訂原則作修改)
出處:教牧事工-基督徒生活網原文網址:
http://www.cclw.net/other/jmsgjk.htm

http://church.dhf.org.tw/home/style3/Article.aspx?ArticleID=2760
蒲公英希望基金會教牧專區

沒有留言: